中国法院网讯 (张禅) 见到“从天而降”的执行法官,爱玩“躲猫猫”的“老赖”王某想不通执行法官怎么这么快找到了他。1月16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通过手机定位确定被执行人王某的位置后,执行法官和法警迅速出击,赶到高新区将被执行人王某带回执行局。
执行法官立即要求被执行人王某尽快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并告知其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王某迫于法院执行威慑力,当场联系其亲属交纳了全部执行款2.7万余元。至此,全省首例通过手机定位查找被执行人的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据悉,2015年11月,申请人汪某在给被执行人王某提供劳务时摔伤,后汪某向汉滨区法院提起诉讼,2016年10月,该院经审理后判决被执行人王某赔偿汪某经济损失2.7万余元。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王某并未主动履行判决义务,申请人于2017年1月向该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中,因王某在限定的期限内未向人民法院交纳执行款,法院于2017年5月对其采取拘留措施。被执行人王某在被拘留后,向法院承诺分期履行执行款,但此后也并未交纳。执行法官多次拨打王某手机,王某找各种借口不配合执行,也不提供其真实行踪。因王某平日居无定所,法院也未查询到王某有其他可供执行财产,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近日,该院执行局与安康市电信局开展手机定位被执行人业务协作,遂对被执行人王某进行了手机定位。
为强力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该院勇于创新,与电信局建立手机定位失信被执行人协助机制,对故意躲避执行、隐瞒行踪的被执行人实施手机定位,有助于破解执行案件中“人难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执行联动威慑机制,为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攻坚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