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 (周军 项昕宇) 和法院打了二年“游击战”,但终归逃不过法院的强制执行。2月7日,江西省弋阳县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巧用微信成功抓获一名“老赖”。
当天清晨,申请人张某给执行干警打来电话,“法官,我现在正在刘某的车上,是曹溪往三县岭去的方向,你们赶紧过来。”执行干警说道,“没有具体位置我们无法找到你们,你现在马上加我的微信,把微信的位置共享打开,我们按照共享位置追过来。”经过十几分钟的追捕,执行干警在弋阳三县岭乡陈屋村成功将“老赖”刘某截获,顺利将其拘传至法院。
据悉,2015年11月,张某与刘某婚约财产纠纷一案经过法院调解,刘某同意于2016年2月前一次性返还张某彩礼13.6万元。因刘某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2016年2月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双方再次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要求刘某在2017年8月31日前还清全部余款。在法院对其进行多次教育后,刘某仍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玩起了“躲猫猫”,法院多次执行都扑了空。此次,申请人张某在路上偶遇被执行人刘某,申请人张某马上通过电话将这个情况告诉执行干警,经验丰富的执行干警立即想出了用微信共享实时位置的方式追捕“老赖”。
如今,微信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工具,除了方便人际交往,在司法领域也渐渐开始发挥作用。弋阳法院创新工作方式,利用微信共享实时位置确定被执行人下落,快速寻找到被执行人,保障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